文/孤鸿萍影
在现如今“体制”这个词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热门名词,不信你只要稍稍浏览一下各类媒体,就不难发现这个词在到处泛滥,什么“体制内,体制外”、“体制转轨”、“体制问题”等等,真是不胜枚举。
不过最引起我注意和感到困惑的还是“体制问题”这个词组。我发现这简直是一剂“包医百病”的良方,倒不是说它真能包治百病,而是说,什么问题一旦推到了它这里,仿佛就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,因而也就觉得心安理得起来,于是问题仿佛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有人向价格管理部门或纪检部门,举报某个系统乱收费问题,而这个问题又恰恰非常复杂,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治或解决,于是举报人最后往往就会得到这样一个“无奈”的答复:这都是体制问题,不是我们一个部门在短期内所能够解决的,一切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国家今后在这方面的改革了。看,回答的多么巧妙,推脱的又是多么干净——不是我们主观上不想管,而是管不了,因为这是体制问题。
按常理说,体制问题确实是一个太大的宏观问题,它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,放到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身上,都会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阻力。问题是,世上真有那么多问题都要归结到体制问题上吗?退一万步讲,就算是有些问题确实是因为体制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,难道就只有体制改革一途而无其他途径来缓解救济于一时吗?
试想一下,如果所有的单位和部门一遇到难解的问题,就都往“体制”身上推,而不给老百姓一个迫切的现实交待,那还要我们这些“人民公仆”干什么?执政为民,构建和谐社会,最后恐怕也只会沦为一句空话!
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,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靠制度解决,而建立起科学、规范的制度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这当中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的过程。既便是这种制度最后建立起来了,它也决不可能是完美无缺、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,因为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。所以无论是在体制健全前还是健全后,事实上都难免会存在或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,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制定和执行各种制度的人,在具体工作中依托现有的体制加以解决。这才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执政为民的态度,那种遇到矛盾和问题,能推就推,能躲就躲,最后实在不行就往体制身上一推了事的做法,是万万要不得的。
体制不是一个筐,不是什么都能往里装,当然它也就更不是我们的政府部门推脱责任的最后“避难所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