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年初出现的“楼市拐点”论,到目前随着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蔓延,楼市开始步入下行通道,即将迎来又一个房地产市场的“严冬”,时间仅仅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。市场这只“无形的手”再一次发挥威力,把早先处于癫狂的人们一下子拉入了黑暗的深渊。
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楼市的主角之一开发商还没有沉不住气,政府却先坐不住了。这不,先是南京,继而是杭州、西安、成都等,相继有18个城市开始推出了拯救房地产市场的举措,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,但目的都指向一个目标,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刺激消费,拉动供给和需求,试图遏制楼市下滑的态势,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。
然而,市场并没有买政府的账,楼市依然是不可遏制的往下滑落,甚至比救市前还烈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无他,都是政府随便出手救市惹的祸。因为,此前老百姓对楼市至少还持一种观望的态度,觉得事情可能还没那么糟,政府一出手则立刻使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原来楼市真的已经不行了,这使观望者彻底打消了购房念头,而使供房者进一步陷入恐慌,整个市场都在看空,楼市不降才怪!而政府出台的所谓救市措施,相对于市场信心的低落,只是杯水车薪而已,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,相反却很可能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。
其实,无论什么市场,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,价格有升有降这都是正常的,只要没有超出正常的范围和人们承受的底线,没有损害经济运行的基本面,政府根本用不着急着出手,这只会加重人们的恐慌,不会起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救市效果。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金融风暴,几乎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,可美国政府提出的第一轮救市方案还是被国会否决了。
我们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状况比现下的美国好了不知多少,可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就这么沉不住气呢?根本原因还是利益的驱使,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,在当下中国的各级政府、特别是一些市及以下的基层政府,土地出让收益几乎占了当地可支配收入的半壁江山,而且这块的收入是不用上缴的!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,不是我们的政府愚蠢,恰恰是太过精明了,但这种精明谈不上聪明,更与智慧无缘,反而透露出一种目光短浅的愚蠢。
政府救市真正的是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,多此一举。
评论